近幾年爆紅的人格測試「MBTI」,已經逐漸滲透各個年齡層、工作領域。不少人分享去面試時被詢問「是否測過MBTI?」、「是什麼結果?」,甚至被要求當場進行測驗。
MBTI到底準不準?有多少參考價值?又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
◎爆紅心理測驗的起源:熱愛心理學的母女
MBTI,全名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在二十世紀初,由美國作家凱瑟琳.布里格斯(Katherine Cook Briggs)與女兒伊莎貝爾.邁爾斯(Isabel Briggs Myers)共同研發的一種性格分類模式。
母女兩人受卡爾.榮格(Carl Jung)的《心理類型》啟發,對於榮格提出的性格理論進行了深入研究,決意將榮格的理論轉化為一個實用的工具,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MBTI在當時以男性為主導的心理學界並未得到多數認可,甚至沒有得到榮格本人的支持,但在1960年代出版研究手冊後,MBTI逐漸被心理學界所認可,並開始運用在職業適性、人員評估以及教育等領域。
◎MBTI的發展歷程
在早期的研究和實驗中,凱瑟琳和伊莎貝爾試圖將榮格的性格理論轉化為一套可操作的測試指標。
她們確定了四個主要的性格維度:外向與內向(Extraversion vs. Introversion)、感覺與直覺(Sensing vs. Intuition)、思考與情感(Thinking vs. Feeling)、判斷與知覺(Judging vs. Perceiving)。這四個維度組合形成了16種不同的性格類型。
在之後的幾十年裡,伊莎貝爾不斷完善和推廣MBTI。她在研究過程中收集了大量數據,並進行了多次修訂,以確保測試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應用與影響力
現在MBTI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它不僅幫助個人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質,還被用於職業規劃、團隊建設,甚至婚姻輔導等方面。許多企業使用MBTI來優化員工的選擇和配置,從而提升工作效率和團隊合作。
MBTI的影響力不僅限於職場。在教育領域,教師們使用MBTI來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從而制定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個人發展方面,MBTI幫助人們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弱點,從而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自我提升。
MBTI只能測出心智傾向,無法評量智商、能力好壞,以及價值觀。心智傾向是一個人天生的傾向,像是有些人習慣用邏輯分析事情,有些人因為傾向情感而容易受其他人影響,同時,得到結果後,也不應替自己、他人貼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