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陷入負面情緒?如果心情低落,又該如何轉換心境?

高敏感人也稱為共感人,共感能力強卻也容易焦慮,對外界刺激高度敏銳、感知力較強。多數高敏人比較容易壓力大、憂鬱,也常有高敏人出現社交障礙的傾向,覺得自己沒朋友。

 

 

『如何定義高敏感族群(Highly Sensitive People,HSPs)?』

高敏感族一詞,是在1990年代由美國心理學家艾倫博士(Elaine Aron)提出。她將高敏感人格定義為:

  • 處理資訊十分深入

  • 過度接受外界刺激

  • 情緒反應和同理心強烈

  • 感官刺激強:對光線、氣味或聲音異常敏感

 

高敏感有利有弊,它也稱為「感官處理靈敏度」(sensory-processing sensitivity,SPS),是天生的人格特質,不是一種精神健康上的障礙,學理上沒有正式方法能將某人診斷為HSP,更無正式的高敏感者的測試。

 

『高敏感特徵有哪些?』

心理學網站Psychological Today指出高敏感族群通常有以下幾種特徵:

  1. 能感知他人的感受、需求、不安全感,對情緒和同理心特別敏銳。

  2. 在做出回應前進行反思,擅長整合複雜的資訊。

  3. 經常思考為什麼周遭世界對自己的影響如此強烈。

  4. 容易因有期限的工作感到焦慮,畏懼在會議上發言。

  5. 內心生活充滿活力,能察覺自己的原創性和創造力,但也容易過度思考。

  6. 對批評反應強烈,可能會竭力避免被批評,導致過度工作。

  7. 通常難以做出決定,害怕做出錯誤選擇。

  8. 高度敏銳,能注意到細微的變化,可能會因為太過一絲不苟而變成完美主義者。

  9. 對噪音、混亂和其他外部刺激等容易有過度反應。

  10. 情感充沛,更常哭。

  11. 喜歡能控制外部刺激的工作環境,例如家裡。

 

『高敏感是天賦?』

高敏感人雖然容易受他人和外在環境影響,可能帶來諸多不便與煩惱,不妨把這個特質看做是一種「天賦」,透過減少生活中的過度刺激,讓這些特質會漸漸減少在生活中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和焦慮。

建議不要對社交、交友有過高的期待,否則這種失望感很可能會成為壓力來源。